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閩電人 > 閩電文苑
彈指一揮間又是一個中秋節來臨了。中秋佳節,花好月圓、月餅飄香,中秋不僅是人們賞花賞月的好時節也是歸鄉游子合家團聚的好日子,每到中秋我腦海里總有些模糊的記憶閃現,讓我總是在不經意間陷入對童年中秋的深深追憶中·····
回想童年的中秋亦別有一翻風味。記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時候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還不是很豐富,我和大多數小孩一樣對中秋節的到來有著很深的期盼,童年的我對中秋的期盼其實純粹是對月餅的一種渴望,那時像點心、糕點之類的食品對于當時的小孩來說還是一種奢侈品,只有在中秋、春節這樣的節日才能吃上些香甜可口的美味,因此中秋佳節則成了我童年時代除春節之外的另一個深受我喜愛的節日。
印象中每逢中秋前的幾天,老家供銷社副食品店的糕點師傅都會改做月餅出售,店里的糕點師傅會將一盆盆白糖、蜜棗、紅棗、花生米、冬瓜糖等原料加入鮮香的豬油攪拌均勻,接著搓成一個個足有拳頭大小的圓球餅餡,再用切好的面團小心翼翼的把餅餡裹好、壓實成一個個月餅初胚,然后在月餅初胚上刷上香油、灑上芝麻,送入烤爐烘烤,不一會兒一盤金黃噴香的月餅就出爐了,這樣制作出來的月餅不僅酥香可口令人垂涎欲滴而且個大厚實,十分管飽。
每當看到食品店的師傅開始制作月餅后,我就開始意識到中秋快來了!吃月餅的時候也快到了!于是就不停的在父母面前不斷的嘮叨該買月餅過中秋了,然后在我望眼欲穿的期盼中,母親一般都會在中秋節的前一天從副食品店帶回一個用細麻繩捆扎的圓形油紙包回來,上面覆蓋著鮮紅誘人的嫦娥玉兔貼紙,不用說是里面裝著的就是過節用的月餅了。每回看到這個浸透著月餅鮮香的油紙包我都會饞的直咽口水,但每次母親都會嚴厲的警告我不準偷吃,然后把月餅藏的嚴嚴實實。雖然我沒把這警告放在心上,但是在母親走后任憑我如何在家里翻箱倒柜的尋找都不能搜尋到月餅先“嘗”為快,只有等到中秋節的那天晚上圓月當空,全家齊聚后,母親才像變魔術般不知從何處將這塊讓我期盼已久的月餅取出,再用菜刀小心翼翼將月餅切成一塊塊細長的棱形小塊分給全家人品嘗。
童年的我是個急性子,不懂得慢慢品嘗,當渴望已久的月餅到手后,總是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幾口吃完,然后砸吧著嘴巴左盼右顧,看到爺爺奶奶年紀大牙口不好細嚼慢咽就跑過去撒嬌賣萌要一點;看到妹妹年紀小吃得慢就跑過去撒潑搶一點,弄的妹妹嚎啕大哭,氣的母親每回都要掏出竹條揍我才抱頭鼠竄,現在回想起來亦不免覺的有些莞爾!
長大后離家外出求學,每年的中秋節便是在校園中度過,月餅也開始漸漸的名目繁多起來。記得那時在校園旁邊有條學生街,每當中秋節前的那幾天學生街的各家商鋪都會擺出很多種包裝精美、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的月餅來,奈何標價太高而我們學生則大多囊中羞澀,一小盒包裝的月餅就相當于我兩天的伙食費,相比之下有點得不償失,只好望餅興嘆,只有一些家境好的學生才能掏錢品嘗中秋月餅,但我們這些買不起的學生也有自己的高招,那就是——延遲過節。那時我和同學們都習慣把校園的中秋推到十六、十七過,因為八月十五中秋一完,這些月餅就成了過氣的流行品沒人吃了,店鋪老板為了不虧本大都是低價甩賣,等到這時我和同學們便紛紛集體出動用極低的價格把各種口味的月餅一掃而空然后歡天喜地的滿載而歸,等到晚自修結束后便相約跑到宿舍頂樓的陽臺上,相互交換著各種口味的月餅大快朵頤,邊吃邊對著天上那輪明月暢談著各自的理想人生,好不愜意!那時的中秋節雖然遠離家鄉但有這些同窗知己和廉價月餅的相伴倒也不覺孤單。
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隨著生活物質條件的好轉,現在的小孩已不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渴望過節了,吃月餅對于他們來說早已不是什么特別的奢望,如今當我面對那些琳瑯滿目、包裝精美、口感多樣的月餅時卻再也沒有了小時候吃月餅的那份激動和期盼,在莫名的傷感中,我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回想起兒時中秋的點滴往事,想起那一份份月餅所傳遞的濃濃親情,那時的月餅是那么的香甜、那么的可口,可惜時光已一去不復返,兒時里的那個中秋節只留存在我記憶的最深處······
稿件來源:水電事業部 王濤
編輯發布:企業管理部